找到相关内容1307篇,用时1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菩提三意

    了,——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和曾别?山河大地,都是一轮日”。难道,这就是差别的混茫齐一吗?三“你去过MACAO吗?”一个细细的童音在我耳边响起。MACAO?不,她叫澳门!我转过头去,看见一双清澈的...落后的产物和民族的耻辱!普济禅院,我好恨,我好恨那些无能的清政府给我佛抹黑!澳门,我也好恨,我恨那软弱的王朝让可爱的你多年流浪在外!祖国,我也好恨,我好恨我没有机会手持金剑,能者、侵略者决斗于珠江...

    继 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0462410.html
  • 读“顿悟大乘正理诀”后记

    其中所引最多者为楞伽经、金刚经。其次是思益经、净名经。问答内容为三方面:(一)一念念、除不除的诘难。(二)修修、行无行、乘非乘的诘难问答。(三)“佛性”成“佛”等诘难。下略引数条记以分别介绍三方面各自之内容:  (一)念念、除不除、得不得的诘难问答:文中记  第(一)问:令看心,除习气,出何经文?  答:准大佛顶经:“一根既返源,六根成解脱”。据金刚经云:“但离妄想即名诸佛”。...

    永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0164265.html
  • 《新唯识论》序

    《新唯识论》序  1931年  夫玄悟莫盛于知化,微言莫难于语变。穷变化之道者,其唯尽性之功乎。圣证所齐,极于一性。尽己则尽物,己外无物也。知性则知天,性外天也。斯万物之本命,变化之大原,运乎始,故不可息;周乎无方,故不可离。易曰:“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。”性天道,岂有二哉?若乃理得于象先,固迥绝而待;言穷于真际,实希夷而难名。然反身而诚,其道至近,物妄,日用即真。睽而知其类,异而知其...

    马一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566018.html
  • 马祖道一生平年谱

    邀请道一到洪州弘法,驻锡开元寺。  唐大历七年(公元772年),六十三岁。返回西蜀故里弘法。越一年,住禅师等人游。  唐大历九年(公元774年)六十五岁。重返开元寺。  唐大历十三年(公元778年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5366371.html
  • 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

    ldquo;后期大乘佛法”,对佛说的四圣谛,赋不同层次的意义。如天台宗所判的化法四教:藏教的四谛为生灭四谛,通教为生四谛,别教为无量四谛,圆教为作四谛。同样地,对十二因缘法,依四教的深浅,...周延了,为何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,于生灭生灭而外,又别立无量四谛作四谛?所谓无量、生,实质不同何在?把四谛相关的十二因缘,又划分为:三界内三界外,界内可思议的生灭不生不灭;界外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469019.html
  • 无相禅师弟子:克幽考辨

    无相禅师弟子:克幽考辨  四川大学 王红涛?  (四川大学哲学系 四川 成都 610064)  [摘要] 近年一则地方史料横空出世,将四川保唐宗的开创者遂宁的克幽说成...言行反映出的人物的性格已被证实的性格、行为进行印证;最后还要对材料反映的事迹进行逻辑上的论证;只有这三个方面都疑问,所作出的结论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。  (一)、 首先来看《广德寺插占传承录》宣称...

    王红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5669126.html
  • 诗观 (赖贤宗)

     在她的整体性当中,在她的整体性当中,她有些东西显示给我们、有些东西却不显示给我们,但是所显示  和所不显示的却是同发生在我们的生命中,发生在她拥我们入怀之时,发生将我们摆荡于有之间之时。  在...诗性存有燃烧  著存有的诗,思如诗,以此倾听。  贰  神圣,隐密在虚无中。这是神圣暗夜。唯有诗,如烛,暗地里,为人类垂泪到天明。密契寂光,诗人  烛,用心,为世界燃滴感恩的清泪。  神圣者以其隐匿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574074.html
  • 问:禅定可分为几种?境界有何差别?

    世间禅来得殊胜,胜过百千万倍之禅悦,但尚未究竟,亦非佛门弟子所依所归之处。 初禅的境界,有三天:清净心中,诸漏不动,名为初禅。即梵众天、梵辅天、大梵天等二天,此三天已不须段食,故鼻舌二识,惟有乐受...安稳心中,欢喜毕具,名为三禅,即少净天、无量净天、遍净天等三天,此三天识受皆二禅略同,但意识怡悦之相,较为净妙。 四禅的境界,有九天:前五识俱,亦喜受,仅有舍受,意识相应,名为四禅。即云天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2977792.html
  • 月悟法师答:如何理解禅门祖师“问东答西”?

    》付嘱品第十云:“对法:外境无情五对——天地对,日月对,明暗对,阴阳对,水火对,此是五对也。法相语言十二对----语法对,有对,有色无色对,有相与相对,有漏无漏对,色空对,动静对,清浊对,凡圣对,僧俗对,老少对,大小对,此是十二对也。自性起用十九对:长短对,邪正对,痴慧对,愚智对,乱定对,慈毒对,戒非对,直曲对...

    月悟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2141085203.html
  • 除断止提守念头

    杂善等事。串习念者。谓无心故忆。忽尔思惟善恶等事。接续念者。谓串习忽起。知心驰散。又不制止。更复续前。思惟不住。别生念者。谓觉知前念是散乱。即生惭愧改悔之心。即静念者。谓初坐时。更不思惟世间善恶。及记等事。即此作功。故言即静。 从这里我们知道第一是故起念,就是我们平时有意思维的妄想念头,当然这些妄想主要包括自认为的善法(自己认为即使是精神病患者也不会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),当然也会有恶法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0434186939.html